close
亞猴上板種植遇到難題了...
可能是地心引力的關係,
下半球會發生包不圓的問題。
相關連結 【玫桂小築】專利"蜂格板"_鹿角蕨(亞洲猴腦_第二隻腳)
下半部營養葉收尾沒收好翹起來,
如不處理只會越包越凸出。
動刀剪了,就成一個大洞。
看看亞猴營養葉內部,舊葉腐爛成介質,
新葉拱起架空成支撐,並覆蓋/保護根部。
上面那張照片與前篇圖示的狀態一樣,
證明了以下論點:
1.亞猴的營養葉有強大的支撐性。
一來穩固植株於附生物上,
二來保護/隱匿根部及維持濕度。
2.亞猴演化成"長莖型態",來達成此種附生特性。
手術後就有機會,再新葉生成後,
包的美美的。
但以上做法有極大傷亡之風險,看看就好。
因為將鹿角蕨根部裸露於大氣中,就有損根風險,
所以在新葉還沒將洞口封閉前,
須每日給水常保根部及介質濕潤。
如果您使用排水性佳的介質種植,
那就沒問題。
但如果是使用純水苔或水苔混合介質,
建議別嘗試,風險太高了。
因為水苔長時間高濕會敗根,
再來就是您植株附生在那團水苔上,
本來就不穩定了,您還剪掉它唯一的支撐,
會掉板/斷頭的。
待續...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