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2018/3月失心瘋的上板種植了一批「非猴」,
版上前輩說...「確定種的起來,等出小芽再說」,
經過一年,終於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意...
前篇連結【玫桂小築】專利"蜂格板"種植記錄_鹿角蕨(度夏測試) 非洲猴腦_2018/12月
相關連結【玫桂小築】專利"蜂格板"種植記錄_鹿角蕨(度夏測試) 非洲猴腦_2018/05月
「非猴」原生於一個馬達加斯加島雨林氣候區,
於中海拔(300m~600m)陰涼潮濕的樹林底層。
所以栽種要訣就是:
【喜冷怕熱,喜濕怕乾,喜陰怕曬】
如果這樣做就能種活種好,也就沒啥難度可言,
但台灣氣候(均溫)對外來種的非猴來說,
是一種極大逆境種植的環境。
想在台灣把它種活種好,需要加倍的呵護才行。
台灣是個多高山的寶島,
所以您在阿里山/溪頭種植非猴比起在
高雄/屏東平地種植簡單的多,
原因在「均溫」,南部平地夏季太熱/氣溫太高了。
我在高雄鳳山養「非猴」一年的心得是:
第一階段_蜜月期:
冬/春兩季上板種植,氣溫低生長快又美,
但相信我這是蜜月期...
【過了代表您的介質/植板/植盆沒問題】
(拍照日期:2018/3/16 準備上板20株)
(拍照日期:2018/5/15炎夏來臨前)
第二階段_度夏期:
夏季高溫多雨,去年高雄連月的豪大雨,
20板的非猴被淋到剩6板,淋雨時沒事,
災難是發生於雨後出太陽的高溫。
但即使沒被高溫熱死,長出來的葉也成異形,
捲曲拱起樣樣來,入冬後植株就變得醜醜的。
【過了代表您的種植環境溫度/濕度沒問題】
(拍照日期:2018/12/23 度過炎夏慘不忍睹)
第三階段_出芽期:
出芽代表植株展根,穩定生長成熟後出小芽,
但您仍需四季用心照護,
不然一個不注意還是會發生憾事的,
畢竟台灣氣候對於非猴是很嚴苛的考驗。
【過了代表植株已適應現行生長環境及養護方式】
(拍照日期:2019/3/27 春末長手長葉出小芽)
簡單總結:
就把「非猴」當青苔養就對了,
陰/涼/潮/濕的環境及沒給它乾過的介質。
待續..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