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又過了3個月,該記錄一下蜂格板
種植鹿角蕨的成效了。
網路上搜尋"鹿角蕨",
能得到的種植記錄訊息很少,
如同5年前,小築剛種植"小天宮"一樣。
所以日後會更詳細的記錄"鹿角蕨"的種植。
前篇連結 【玫桂小築】專利"蜂格板"種植記錄_鹿角蕨(2017_7月)
"比對圖"是最佳的說明方式。
小築目前種植的"鹿角蕨"大合照,
上排3株_女王,下排3株_巨獸。
(拍照日期:2017/05/03)
除了右上那株女王是今年1/19上板(上板示範那株),
其餘的都是今年5/3號上板的。
(拍照日期:2017/10/07)
左下那株是女王,其他就是那3株巨獸。
右下那株巨獸原本使用_小孔目蜂格板,
生長有點慢,9月底改成大孔目種植。
相關連結 【玫桂小築】專利"蜂格板"種植記錄_鹿角蕨(更換介質)
今年1/19上板示範那株_女王,
一樣掛在大門口(拍照日期:2017/09/24)。
今天看它右邊那片營養葉,快成型了,
過幾天再拍記錄照。
還有一株女王,一樣在"隆榮園藝"當麻豆中。
當開始種植鹿角蕨時,看到網路教的種植方式,
就是塞大量的水苔。
跟著做,結果...都水傷變黑/乾枯。
緊急挖出多塞的水苔,才日漸好轉。
對於網路上教學的種植方式及說法,
如:
大量水苔種植方式-->適合嗎?
水傷變黑-->都會發生嗎?
水傷變黑-->不會影響生長嗎?
營養葉快速老化-->正常嗎?
每年營養葉就兩片-->正常嗎?
上述的問題小築日後會以,
種植記錄的方式一一說明。
待續...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